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如何从厌女症变成女权主义者的

2017-04-22 雅君 雅君的好用分享

Hi,这里有提升你幸福感的一切


雅君说:


我上周末做的讲座“我是如何从厌女症变成女权主义者的”讲座的文字版整理来啦。这是C计划和3ESPACE联合主办的一个讲座。


很长,有一万多字,但真的吐血推荐你看。


不管你认同、还是反对女权主义,这篇文章都会让你对女权主义有一些新的认识。


最重要的是,会让你更有勇气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演讲的内容一共有三大板块:



分别是“什么是女权主义者”、“女权主义者给我带来的好处”和“你能做些什么”,祝你阅读愉快呀。也欢迎给我留言,交流你的想法。


一、 什么是女权主义者 



去年我在台湾旅行,遇到了一个很可爱的妹子,叫秋凉。她跟我说“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听到这句话我的第一反应是,“我是一个人权主义者。”


因为当时我误以为她说的女权是:“女人有特权”,随后我还想对她进行一波价值观洗脑。我告诉她,我认为每个人,不论性别是男是女,都是平等的,男人不应该因为性别有特权,女人也不应该有。


这是我之前对女权主义存在的误解。我以为女权是女性特权。


但实际上,女权主义是平权主义。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要加一个女字呢?为什么不能直接说平权主义呢?


我是个写字为生的人,我很清楚语言、文字对我们思考问题、观察世界有怎么样的影响和魔力。


当我说女权主义的时候,我强调“女”字是因为我认为现状依然是男女不平等的,依然是有性别歧视的。我会去关注这些不平等、我去要求平等,我要求男性和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上都得到同等的对待,所以这个“女”字只是强调我重视男女不平等这个现象,并要求自己也要求周围人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做出一些努力。



艾玛·沃森,

泰勒·斯威夫特、

和碧昂斯,这三个人大家应该都认识,她们都是女权主义者。女权主义在国内可能污名比较严重,在国外当然也有污名,但远没有这么严重。很多人会公开说自己是女权主义者。


部分北欧国家比如丹麦、瑞典、冰岛,在这些国家的竞选中,不少政党会说自己是女权主义的政党。在他们的社会中,女权主义是一种政治正确。

奥巴马也是女权主义者,他曾给一个女权主义的杂志写过一篇文章,解释为什么他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照片上,他穿了一件“女权主义者长我这样”的衣服拍照。


很多人存在着对女权主义者的误解。我不了解的时候,也对女权主义者有刻板印象,觉得好像她们脾气比较暴躁、仇男、标榜自己和其他女性不同。但这其实是不了解的人,对女权主义者的误解。


女权主义的定义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认同男女应该是平等的,有同样的权利、承担同样的责任,那么你就是女权主义者。




⎪ 显性和隐形的性别歧视 


但是很多人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想“现状已经很平等了呀,你为什么还要和我讨论关注女性权益呢?”


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到底现状是不是很平等。


以下这些话我觉得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吧。


比如说“你一个女生读那么多书干嘛”“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别读书了,找找男朋友吧”“你那么大年纪没人要了”“哎呀,虽然我觉得生男孩生女孩都是一样的,但是我觉得生男孩好啊,安全省心,生个小女孩怎么办呀,你以后多担心啊。这个世界上怪蜀黍那么多”,还有“女司机吧?开车那么慢,一定是女司机”,“不要跟男生上床,上床了可能男生就不珍惜你了”,“女生的第一次是很宝贵的,要留给你爱的人”……


以上这些其实是很多女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听到一套规训


再来和大家聊一些,显性和隐形的性别歧视



“女生学不好数学”,非常显然是歧视嘛,谁说女生学不好数学。 “你数学这么好,简直不像个女生诶”,当我们夸一个女生的时候,“你这么理性,这么聪明、这么能干、真不像个女人”或者说“你真像个男人”,“她一个女人、她一个女生数学怎么能学的比男生还好”,当我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这也是一种歧视。因为它暗示的是,女人比男人低一级的。能干的、聪明的、好的这些形容词是属于男性的,如果女人有这些特质,是非常态;男人有,则是常态。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自我实现的预言,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你相信自己能做到,你做成的概率会变大,你相信自己做不到,你很可能就真的做不到。


一个女生,如果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都在暗示她不如男生,她做不到一些事,比如写好代码,她可能真的会被洗脑,觉得自己做不到,哪怕她有那个潜能去做到。


“对不起我们只招男生”,这也是职场当中常见的一些歧视。


说到这我想起,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她在企业做高管,她跟我说,她很烦别人总是问她“你是怎么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因为她发现,她身边那些和她同等职位的男人并没有被问这个问题。


只有她会被频繁问到这个问题,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在很多人的思维模式是,照顾家庭首先是女人的天职,这是被默认的。


除了家庭的这一份工作之外,女人你还要做好你自己事业上的那份工作,基本上是要打两份工。


但是对于男人来说,为什么他们不会被问这个问题?因为已经默认了他们的妻子会帮助他们完成照顾孩子的工作,照顾家庭的工作。


我的一个自由撰稿人朋友,别人知道她不用坐班,常会说,“那你以后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小孩。”她也觉得很不爽,“你都不知道我以后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小孩,凭什么你就断定了,我以后一定结婚生小孩呢。为什么我的工作、我的一切努力,都被认为是为了家庭服务呢?为什么不能就是为了我自己呢?


再说一件很耐人寻味的事,是我男友跟我说的,他是个建筑师,他参与的一个机场项目,在吊装第一块屋面(用个大家更熟悉的词,也就是上梁)的当天,女性是不能出现在工地的。这可能是建筑行业里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大型项目上梁的日子,是不让女性在场的。


荒谬吗?机场算得上是高新科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为什么即使是这样一个听起来非常现代化的工程,而且这个工程里面一定有女工程师、一定有女施工人员的参与,但是在这个项目非常重要的历史性的一天,女性不允许在场,为什么?


因为女性往往被认为是会带来灾祸的,是不洁的、是不干净的。有种迷信是,如果上梁这天,有女性在场,这个建筑以后可能会出问题。


有人会说,这是文化、是传统。


我只想问一句,女性这么被对待,你说是文化,那如果换成男性,这样被对待,你还会说这是文化吗?男性肯定会跳出来说这是歧视。




⎪ 约会强奸 


接下来我要聊的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约会强奸


为什么我会想说这个?因为这离我们生活其实并不太遥远。


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雅君的好用分享”上经常和大家分享我对两性对亲密关系的看法,也会有一些读者给我留言。


就在几天前,我收到了一则长留言,看完之后,我很难过也很愤怒。


事情经过大概是这样。写信来的女生和男友异地恋,男友攒了很久的钱来看她,他们在一起呆了三四天,中间相处都很愉快,但是最后那晚,男生违背她的意愿,强行和她发生了性关系。她之前明确告诉过男友,不想发生关系。但是,这个男生通过某种方式,她没有具体说,我猜可能是灌酒,使得她神志不清,丧失反抗能力,而把她强奸了。她的留言里,没有用“强奸”这个词,她用的是“那个”。


不少中国的学校、家长是不给孩子做性教育的。男生可能会通过上网看小黄片来获得性启蒙,但其实爱情动作片中的性和真实生活中的性并不一样,TED有个演讲专门是说这个。大家可以搜来看一下。


至于女生就更少有机会接触到性知识,甚至很多人会觉得,“你一个女生有什么性欲啊,好意思跟我说性欲。”


我们这些女生往往是被规训的,没有人在我们成长过程当中跟我们女生谈性自主权。


那个女生在留言里跟我说“男友把我那个了,我非常痛苦。在他离开之后,他回他的学校去上学了,但接下来那几天我过了地狱一般的生活,我每天都在痛哭、每天都在纠结、每天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当时看到这个留言的时候我跟她说。“你知道吗?任何人不经过你的同意,对你实施性行为都是强奸,哪怕他是你男朋友,哪怕他跟你说他爱你。”


我想告诉大家,最近这些年,国外防性侵教育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Only yes means yes",只有明确同意的性行为才不是强奸。之前,防性侵教育中经常说的是“NO MEANS NO. ”“我说不就是不”,但现在他们觉得这样还不够,他们更多提的是"Only yes means yes"。


我上面说的这些,那个女生知道吗?她不知道,在她成长过程中没有人跟她说过。我们严重缺失有效的性教育。


在我告诉那个女生,她遭遇的是约会强奸后,我跟她说,你应该去报警,去维权。当我在给她打下这行字的时候,我默默又把这句话删掉了,为什么?


“女权之声”的公号,最近推送了一篇文章说,调查显示,全国那么多家高校,没有一所高校有专门处理性骚扰的部门或流程。


文章中提到的调查发现的另外一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是,在中国的大学在校生和毕业生中,有多少人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性骚扰,7成其中女性遭遇性骚扰的比例为75%,9成的性骚扰的实施者为男性。


而每发生100起性骚扰事件,只有不到4起的当事人会报告学校或者警察。


所以,当我跟她说你应该去报警去维权的时候,我心里是知道的,她很大概率不会真的去报警,让伤害她的人付出代价。


如果我是她,我遭遇了这些我会做什么呢。如果是现在的我,会去报警。但是如果把我放到她当时的那个环境,她的那个年纪,我觉得我有可能也会去做和她同样的事情。


她之后告诉我说,父母对她管教很严、很保守,如果她爸知道了这个事情,她可能还没有报警,已经先被他爸打死了,她根本不敢让家里人知道这个事。


你可能会觉得很多父母从来不和女儿聊性,但他们也没有和儿子聊啊。但是,这当中还是有差别的。


家长们往往对女生是禁欲教育,“女生只要你和别人发生性关系你就吃亏了”,对男生则是放任教育:“男生嘛,怎么样你都不会吃亏”。


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召集人何春蕤总结说,这是一种把性关系视为「女生是赔,男生是赚」的逻辑


在这套逻辑当中,男生你只要和女生发生性关系了,不管怎么样,只要你搞定了,就是赚了。女生呢,不管不管你是不是喜欢那个男生,你们彼此是不是真心相爱、只要你们发生性关系了,别人就会告诉你,你赔了,这个男生可能以后就不会认真严肃对待你了。


这种逻辑,最终导致了什么?


用何春蕤的话说,男生被鼓励一往无前,不去考虑女生喜不喜欢想不想要需不需要,反正只要能和女生发生关系就是赚到,不必营造真正的互动环境,也不必发展细致的、考虑到对方需求的情欲互动模式——这也是性骚扰的制度性支撑力量。


女生则不敢承认有性欲,有需要,处于高度性压抑之中,可能从来都没有过自我情欲探索,觉得自己的身体、情欲都是别人的,受别人控制,在她父母眼里,是她未来丈夫的。那这个女生她对自己的身体自主权在哪里?要知道,性自主权是基本人权啊。


更糟糕的是,处于性压抑中的女性,身体上缺乏情欲经验,心理上缺少自主意识,没有发展出力量和胆识,以至于遭遇身体接触或言语挑逗时,她往往不敢确定自己的感觉,不敢断定对方是否有意,也会受此影响不敢贸然反击。在即使明知对方骚扰/侵犯时,也不敢翻脸强烈反击。


如果那个被强奸的姑娘从小接受的是科学健康的性教育,是赋权而非禁欲的性教育,她一定会采取更有效更正面的方式寻求支持、追究对方责任,而不是忍气吞声。


她的父母自以为对女儿管教有方,实际上,他们的这种教育方式,让他们的女儿生活在性耻感丧失了保护自己的力量和自主性,丧失了维权的勇气。




⎪ 不存在的荡妇 



你觉得,那个女生她在怕什么,为什么她不去报案?是因为在整个世界环境中都存在着受害者羞辱。你被强奸了,因为你穿的少;你被强奸了,因为你晚上喝酒;你被强奸了,因为你大晚上走夜路。


但是这个逻辑很奇怪,我喝醉了酒,我应该对什么样的事情负责任呢?我喝完酒后,下楼梯不小心摔倒了,这是我自己做的事情,我对这件事情负责任,但是我不能对别人对我做的事情,比如侵犯我负责。强奸永远是强奸者的问题,不是被强奸者的问题。


说回这个不存在的荡妇,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骂某某人你绿茶,你婊,你荡妇。


但是当我们说这个词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什么是荡妇?荡妇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这个词专门用来规范女人?为什么对男人没有这样的一个性道德要求?


很简单,这个词本来就是专门制造出来用于教训女人、伤害女人的一个词。



真的有社会学家研究,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果壳网查一篇文章(顺便安利一下果壳网,我是他们的粉),叫《不存在的“荡妇”——女性之间的语言暴力》


文中写的社会学家们做了一个针对大学女生的宿舍的社会学调研,去调查到底什么是荡妇,荡妇的标准是什么。当我们说一个女人是荡妇的时候是不是她性生活比较频繁,性伴侣比较多呢?


调查出来的结果是,有关“荡妇”的指控其实与现实生活中的作风并无任何关系。


他们调查当中发现性伴侣最多的那个女生反而是口碑最好的,是唯一没有被其他人说是荡妇的。为什么?


保密工作做得好,其他人并不知道她和那些人发生过性关系,所以你不觉得很虚伪吗?你不觉得这个标准本身就是可笑的嘛?


如果你接着思考,你会发现,在性道德上,我们对男人要求宽松,对女人要求严苛。荡妇羞辱存在的前提就是这个社会上,又一个专门针对女性的性道德标准。


但其实不应该存在专门针对女人的道德,只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道德。


真正的道德是什么?公平、自由、平等、正义。这些是道德。你要求女性不要发生性关系,你这是在剥夺她的性自主权利。这不是道德,这跟道德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要勇于拒绝那些专门针对女性的道德要求。你要知道,那些要求并不公平。只是想束缚你、打压你。那是伪道德。


好了,我们说回荡妇,荡妇就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但是我们一代又一代,我们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会对女儿进行荡妇羞辱。为什么?我们之后会讨论这个问题。




⎪ 物化女性 


之前说的那个真实事件里,女生被强奸了之后,她做了一件事情,你猜是什么?


(现场有人说去报警,去举报强奸她的男生)


都不是。她跟强奸她的男生说,我要做处女膜修补手术,男生给她提供了一半的费用,她就默默找了一个(我不知道是不是正规的)医院做了手术。


是的,她没有去报警去维权,而是选择,去做处女膜修复手术。


因为她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就是“男人都是有处女情结的,你不是处女以后就没人要了,不要说性生活了,你以后都没有感情生活了好吗?”这一套。


而这个女生自己也还在读大学,有可能这是她谈的第一段恋爱,她没有任何的情欲经验,她甚至对自己到底遭遇了什么都没有那么清楚。


在这种情况下,当她发现社会告诉我,我的价值是由这张膜决定的,现在这张膜不见了,消失了,被破坏了,我要做的事情是赶紧把这块膜补回来,找回来,然后我才能安心,我才能觉得社会依然认可我的价值。


其实是社会对她的洗脑对不对?


社会告诉她,你的价值不决定于你的能力,你的才华,你的人品,而是决定于你的那张膜。


这是把一个女人初次性交的价值凌驾于她这个人的价值之上。


处女情结其实也是一种对女性的物化。女生没有被当成人来看,而是被看成一个商品。那个女生之所以会去做处女膜修补,是因为社会对她进行物化,而她接受了这个物化。当她觉得别人破坏了她的包装,她做的是,赶紧把包装封回去,好再次销售。


这种自我物化的想法,会让女生低自尊、低价值感。


物化女性其实也会间接伤害到男性。


你想一想,你对待一个物品的态度,是不是喜欢,我可以拿起来用,不喜欢可以扔了,我再不喜欢,是不是还可以扔到地上砸了?踩碎了?

我看过Tony Porter做的一个Ted演讲,叫《谈对男性的呼吁》,他在演讲中说,他从小就被告知,女人是比男人低下的,是物品,是目标。


他青春期的时候,有次当地一个混混,有过性经验,也吸毒,在一群男孩中扮演大哥王的角色。同时刚好有一个智力低于正常水平的女生,忽然有一天这个大哥把他喊过去让他往一个小屋子里走,他走进去之后发现,之前被他们取笑的一个智力障碍的女孩子赤裸躺在床上,那个大哥说现在是证明你男性气概的时刻,示意他上去和那个女生做爱,其实是强奸那个女生,因为那个女生根本没有智力分辨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那个女生是不知道说不的。


那一刻,Tony Porter突然感觉到害怕、恐惧,我在做什么,当我说我要是个男人的时候,就意味着我要做这样的事情吗?


那一刻他开始警醒了,长大之后的他回头看他少年时的遭遇。他意识到,自己差点就犯了罪。


而让他差点对女性犯罪的原因是,周围人传递给他的物化女性、贬低女性的想法。


当你把女性看成物品时,把女性看成是低于你的存在,当你把她当做性猎物的时候,自然就可以推导出,你可以暴力对待她,你不用尊重她。


二、女权主义者给我带来的好处


说了前面那么沉重的内容,我来说女权主义给我带来的好处。可能大家听着会开心一点。


我成为女权主义的过程,刚才其实有说,在台湾认识的秋凉姑娘站在我面前跟我说,我是女权主义者,对我产生了一些刺激。因为,我觉得她跟我之前对女权主义者的认识产生了强烈的反差,这个导致我对“什么是女权主义呢?女权主义者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产生了好奇,秋凉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结束台湾的旅行回到北京,我很快在豆瓣上看到网友@great grey owl 一直在写女权主义的文章,我就关注了她,她的文章让我开始了解到,什么是女权主义,什么不是女权主义。


我发现其实那个时候的我已经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了,只是我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女权主义者。


下面我会具体聊,我是怎么从厌女症变成女权主义者的。


⎪ 厌女症 


当我第一次在网上看到“厌女症”这个词,我就去找了讲厌女症的书来看,比如《厌女》,我的性别视角被打开了,我发现原来在青春期我所做的那些事情,剪短发、穿男装、不接受关系比较不错的男性朋友喊我姐姐或者是妹妹,只允许他们喊我哥哥或者是弟弟,所有这些事,都是为了让自己混入男性共同体中


我感觉到了,社会对男女生的态度和标准是不同的,我又不想做一个被打压的女性,不想被歧视。但我当时选择的方式不是接受自己女性身份,回击别人对身为女性的我的歧视,而是把自己往男生那边靠拢。这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方式,因为尽管我这样做,也没有改变外界还是把我当作一个女生的事实。


比如说初中,我们班男生会对女生进行打分,我不知道多少女生经历过这种事情,他们会评选说:班上最好看的是哪些,最丑的女生是哪些?即使当时的我是个假小子,还是会出现在那张排行榜上面,依然逃不过。


《厌女》那本书的作者写过两段话,“不论男人女人,无人能逃离厌女症的笼罩,厌女症弥漫在这个秩序体制中,如同物体的重力一般,因为太理所当然,而使你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是这样的社会,一个男权社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厌女症,因为我们从小被灌输的观念,一直都是男人是更优等的存在。换一个更加浅显的说法,在迄今为止的人生中,有一次都没有庆幸过没有身为女人的男人吗?有一次也没有抱怨过身为女人吃了亏的女人吗?”


我和我的很多男性朋友聊过这个话题。我跟他们说,你想不想做女人?他就会看着我说你有病啊!为什么要想做女人。然后我就会想,我的整个青春期我都想做男生哎,对比起来,那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有点凄凉,当然现在不那么想了。  


所以这就是我的起点,一个厌女症患者。


在我写了《我曾经很讨厌自己是个女生》那篇文章之后,有读者在后面给我留言,我看了你的文章才意识到原来我也是一个厌女症患者,我怎么那么糟糕啊?


看TA的留言我忍不住回复,你不糟糕啊,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当中,你会厌女是非常正常的。不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你都会感受到女人的价值被低估、被歧视的状态。而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都会希望自己是更聪明,更强壮,更重视,更被尊重的那一方,远离有可能被侮辱和损害的一方。


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会希望自己是个男人,如果你是个男人,你往往就会庆幸自己不是女人。


所以真相是,人人都有厌女症,只是有的人病的严重一点,有的人病的轻一点,有的人解了毒,有的人没解毒。


“男人的厌女症是对他人的歧视和侮辱,因为男人不必担心会成为女人,所以可以放心的将女人他者化而加以歧视,可是女人呢?对于女人来说厌女症就像对自身的厌恶。在《厌女》一书中,看到这句的时候,我哭了。


我想起来,我的初高中,过得都不是很开心,那时候的我会拿小刀划胳膊,留下一道道细长的伤口。


我想为什么我的整个青春期里面,我会有一些轻度自残的行为呢?我觉得这和厌女症是有关系的,我一直没有找到一个让我舒服的、感觉到放松的、不被凝视、评判的环境。


我可以说一段往事,发生在我高中时,当时班上有个男生喜欢我,写了情书,那时候我还处于被应试教育洗脑的阶段,整天想着我要好好学习,早恋没有好结果。对,我就完全相信家长跟我说的那一套,于是就拒绝了。


这个男生后来他做了一件事,他告诉他周围的兄弟朋友说,诶,我追到了雅君,然后我把她甩了。


第二天我到了学校之后,周围人看我的眼光都变了,是那种又同情又怜悯又想安慰我还不知道怎么开口的眼光。


闺蜜就偷偷就跟我说,雅君,你是不是最近感情生活不大顺利,然后我就说”哪有什么感情生活,我每天忙着做题好吗!”


然后这个女生告诉我说,听说你跟XX在一起了,他觉得你其实也没那么好啦,就跟你分手了。现在大家都知道了,你也不用强撑着,想哭就哭吧。


因为这个女生朋友是我很好的朋友,所以我就告诉她,真相不是这个样子的。


跟她说完之后我做了一件事,我跟她说,这事你我知道就好了,你也不要告诉其他人,我不希望这件事被扩散出去。


当现在的我再去回想,我会思考,为什么当时的我,比起自己的自尊心更在意对方的自尊心,更担心对方被嘲笑?


是不是,我潜意识里,觉得男人的自尊心更需要保护的,为此我可以放弃我自己的自尊心,压抑我的感受?

《厌女》中的这段话其实也很经典,它解释了我当时为什么要求自己行事风格比男生还男孩,学业上,要求自己成绩一定要好,是因为我在内心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名誉男人,被男性群体所接纳。另外,那个时期我基本不穿女性衣服,则是想通过退出女人范畴,就好像在说,我没有把我自己当女人,你也不要把我当女人好不好?


⎪ 那些年,我读过的连岳 


那到底,我的内心是怎么开始发生变化?我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站在这里,跟你说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的雅君呢?


这和我离开家读大学有关,离开了父母的监管和控制,没人管了,我爱看什么书,看什么书。那段时间里,我有读到连岳的书,他成了我理解两性关系的启蒙恩师。他写的很多话让我觉得“OK,这个是对的”。


比如,提到性,他会说“性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安全自主相爱的性就是好的性”


有妹子给连岳写信说,男朋友有处女情结,嫌弃她不是处女,她不知道怎么让男友接受自己。连岳回信写的是:“有趣的,宽容平等的,没有处女情结的男人恒河沙数,从其中找一个或数个谈情说爱有什么难的?你偏偏要和那些乏味的,视女性为附庸的,处女情结男人死磕,那只能说明你的处女情结也挺严重的,我劝你还是先告别自己的偏激吧。”


连岳的这些话和之前父母跟我说的话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我觉得连岳是对的,他所描述的状态是我向往的。因为我觉得那是一种我能有更多自由、更多尊严,更多自主权的状态,我希望我的身体我可以自主。


他引用过的一句话,我也很喜欢:“自由这种东西你不用,它就会死掉”。


所以那时候,我就听了连岳的话,当然在我妈看来我是受了连岳的蛊惑。


顺便说个特别好笑的事情,因为我长期和我妈有观念斗争,我想要改造我妈,我就做了一件事,我就把连岳他出的所有书买来,标上重点,贴上标签,放在家里书架上,跟我妈说:“哎呀,这个叫连岳的作家写得很好,你没事的时候可以找来看看。”


我妈去看了,然后我被我妈骂了,我妈觉得,这都是些什么狗屁不通的玩意儿。但是在这种冲突中,多多少少还是会增进一些我妈对我的理解。我劝大家可以不要太早放弃治疗父母,多做沟通。


另一个我在大学时常看的是女王C-cup的文章,她是一位性科普作家,她一直在告诉女性你有性自主权利,你也有权获得性愉悦,你要重视自己的感受。

当时的我受了一波新想法洗礼后,我觉得这些观念是对的。那既然我知道什么是对的,那我就要按照这些我认为是对的方式去做事。


但很坦白地说,当时的我依然会有纠结和挣扎。我还记得,大学的时候,有次和一个女朋友聊天,那时候她已经和当时的男朋友发生过性关系了,我问她,你遇到的男生如果有处女情结,怎么办,那女朋友看了我一眼说:“我从一开始就会告诉他,如果他介意的话就不要在一起,换个人呗。很简单。”


老实说,当时的我还没有她那么坚定,我的心里是两种观念在打架,我也会害怕焦虑。因为当时的我,非常在意、非常希望得到一段好的亲密关系,但是又担心,如果我不是处女,我是不是真的如其他人所说,就不容易获得这样的亲密关系了。我会有这样的恐惧。


顺便说,女孩在成长的过程往往会被灌输一种爱情婚姻家庭至上的观念,在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里面,绝大多数的主旨都是讲一个女性找到真命天子,然后结婚,在一起了。


但是以男性为主角的电影,很多是在上战场,是在打官司,在拼搏事业、开疆拓土。男生往往被告知,爱情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嘛,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你的事业是你最重要的事情。只要你事业做好了,女人不缺,有得是。


社会、家庭对女人说的则是完全不一样的话。比如很多妈妈会对女儿说:“对女人来说,家庭才是第一位,你不要那么拼事业。”“你这么没有收拾,以后怎么嫁得出去呀?”“你学习这么好有什么用,能找到男朋友吗?”“都读到博士了你还要继续读下去吗,你都多大了?”


你会发现社会对两性有很不一样的评价体系。所以,当时的我遇到的情况是,我要在我很在意的亲密关系中承担风险


但是,什么是勇气?勇气不是你不害怕,勇气是你虽然害怕但你依然去做你认为对的事情。这句话其实还挺鼓舞我的,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正常谈恋爱,正常发生亲密接触,也正常告诉我妈。


其实也不是我想要告诉她,是我妈会想要问我。然后我就会承认,对啊,我们有发生关系啊,so what?


我妈的世界就崩塌了。我们前面有提到一个词,大家还记得吗,荡妇羞辱。我妈就有对我实施荡妇羞辱,但这个是真的是她的本意吗?


不是,这是男权社会教导她保护我的方式,对你没有听错,我妈对我实施荡妇羞辱其实是想保护我。她爱我,她特别爱我。她觉得,如果放任这样的我出去,我会遭遇不幸,会遇人不淑,不被珍惜。


我妈觉得她不能让我遭遇这样的不幸,所以她得先在家里,把我打好了、教乖了。


我真的一点都不怪我妈,我很爱她。但是我真的会很痛恨这样的一个男权体制对人的洗脑。这种不把女人当人,而是当物品、当成性猎物、不尊重女性的这样一个社会环境。


所以,在那段时间里,我一边按照我觉得是对的方式去生活,去恋爱,一方面我也承受着我妈的抨击。


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慢慢发现,我所处的世界根本就不是我妈说的那样。我妈担心的那些事在我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发生过。反而当我按照我所相信的原则去做事,不隐藏、不伪装时,我所吸引来的,所结交到的,朋友也好,恋人也好,都是尊重我的。这是一种更高效率找到同类、找到幸福的方式。


所以,现在我妈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她会觉得:虽然我不认可你的做事方式,你也能够找到你喜欢的工作;找到你喜欢的恋人;你也能过上还不错的生活。


她就会开始反思,她之前那样愤怒那样斥责我,是不是哪里不对。


有一次我和妈聊天说,她还挺希望能再来一次。她说的再来一次是指,她想重新当一次我母亲,重新建立亲子关系。她觉得之前对我、说的话、做的事,有些是错的。她希望能有机会弥补那些错误对我造成的伤害。


因为当时是微信聊天,我妈没有看到我当时默默哭的样子。


如果按传统标准看,这么多年下来,我一直不是一个孝顺的女儿。


很多年轻人和父母之间沟通的方式可能是,如果我觉得这个事,你不同意我就不和你说,我们就不要沟通。但是我和我妈沟通的方式通常是,我妈问我什么,我尽可能按照真实情况回答。同时我也会给她说那些我觉得价值观正确的东西。她有时候会看,有时候不看。但是我觉得起码做了我作为一个女儿应该做的事情。


说到这里,我想要再次安利一下连岳,在我和我妈有冲突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对我特别鼓舞。大意是:“一个真正孝顺的人,要有勇气制止父母的错误,不让其放大,以免父母将来无地自容,羞愧难当。


⎪ 去感受 


我就这样一路实践过来。这个阶段的我虽然还不知道女权主义是什么,但我在心里面已经认同男女是平等的,女性和男性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性自主权、生育权等等权利。所以这时候的我其实已经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了。


在我的成长中,我一直在做“感受-思考-学习-行动-分享”这样一个循环。


为什么感受放在第一位?


我们一直在生活当中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有感受。


你要去听自己内心的感受,我舒不舒服,我开不开心,我愉不愉快。如果我不舒服、不愉快、不开心到底是为什么,我是不是遭受到了不平等对待?


因为女生经常会被教育,要乖巧、要顺从,我们有时候对于不公正的规则忍耐度特别高,会默许这些不公正的规则在我们身上发生效力。所以我们要真的去在意自己的感受。不要因为害怕被别人说玻璃心,就不去表达感受。


当我们感受到有些事不对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应该去学习,去阅读,去和身边精神明亮的,价值观正确的人去交流,去找新知识,去发现、去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当然这个价值观也是一个不断去更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要按照你觉得对的方式、正确的知识去做事情。


我们都会有回过头看觉得自己当时傻逼的时刻。这很正常,但是你在做一件事情当时的那个节点上,你要按照你觉得你是对的方式去做。


因为只有你按照你觉得是对的方式去做事情,你才不会在之后的某一天变成了那种因为没有按照自己觉得对的方式去做事情而悔恨的人。如果你一直按照心知不对但是容易、舒服、安全的方式去做事情。最后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没有选择权了,你只能活在你觉得不对的那个世界里面。


你要有行动,行动很重要。譬如我们后面说的,勇气也是需要练习的。


没有人是天生勇敢的。在你担心外界评价时,你真的需要多给自己一点点勇气,放弃一点点安全感。我个人经验是,这个放弃安全感是值得的。因为只有当你去放弃这点安全感的时候,你才有可能发现,“原来我按照我认为对的方式去做事情是行得通的”,我能够遇到对的人,我能够变成更好的做自己。


真的,没有人是天生勇敢的。所有人都是他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当中,从一开始缺乏勇气,去做了,发现ok,反馈还不错,然后我继续做。这是一个越练习越熟练,越练习越容易,越练习越不害怕的过程。


所以,我成为一个女权主义者的过程就是,我觉得一个事情是对的,我就按照这个对的方式去做事情,即使害怕。后来会发现,很多害怕是不必要的。


⎪ 想了解女权主义,你可以看 



强烈安利一位豆瓣网友great grey owl,她一直写关于女权主义的文章,写得非常生活化,非常好懂。我就是从看了她的文章我开始对女权主义有很好奇,去认真的读相关学术书籍。


另外:公号女权之声女泉新媒体女性,也都推荐看。


还有微博上的WeFM字幕组,这个字幕组经常翻译国外的,比如油管上(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获得授权)那些关于女权主义的视频、科普的文章。


微博上的吕频老晴表妹、李思磐……你可以顺藤摸瓜地去看


如果你在遭遇了性别歧视,或者你遇到严重情况需要法律援助,也可以求助这些账号:广州性别教育中心、众泽妇女法律中心、千千律师事务所、源众反暴力热线、橙雨伞、山泉剧社、女权行动派……


现在我们来说,女权主义到底有什么样的好处?


其实前面也一直在说,女权主义让我更好的理解了青春期的自己,我在压抑什么,我又在反抗什么,看到压抑和反抗是同时存在的。比如说,我看到了自己的厌女症,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确认了我的自主权,我自身的价值。我一直到现在在我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分答上面,依然会有一些女生给我留言,问我一些关于处女情结的问题,问要不要和对她有暴力倾向的男朋友或者老公分开的问题。


每次我看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觉得,其实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真的不是大家所以为的,性别那么平等,一片安宁祥和。很多人在默默地承受着痛苦,而没有办法发声。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觉得,当我真的跨出那一步,我真的按照我对的方式去做对的事情的时候,我会找到我人生的自主权,用我喜欢的一个台湾姑娘杨雅晴的话说,我拿回了我的身体,拿回了我的情欲。


我之前一直被规训,你的身体其实不是你自己的,是你未来丈夫的。你的情欲也不是自己的,你一个女人怎么能有情欲呢。


当我破除了这一些之后,我活得更开心了,我活得更有尊严感,我活得更是我自己。我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更值得尊重的人,同时我也会更尊重他人。


举个例子,在我读高中的时候,那时其实我并不知道,我的一位朋友其实是同性恋。他非常爱干净,长得很清秀,很腼腆,一说话就脸红。我们一群朋友就会笑他:“你好娘娘腔哦”,“你好像个女孩子哦”。


此处插一句,大家有没有发现,当我们说一个男生你像个姑娘的时候,往往是批评嘲笑鄙视,当我们往往说女生,你像个爷们。往往是肯定、夸奖含义的。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反应。


现在回想起来,我对那个男生朋友是不够尊重的,会说“你真不像个男的”,会开玩笑叫他“姐姐”,让他叫我“哥哥”。这其实是不尊重他人的。


现在的我,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有时候和朋友聊天,听到有人说:“哎呀,直男都是那样,不懂沟通,单细胞动物,也不会去理解女生。”我也会跳出来说,这也是性别歧视呀。直男也并不都是你说的那样,也有很多直男很尊重女性,有很好的性别平等意识,很善于沟通。


是的,我讨厌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我也讨厌针对男性的性别歧视和刻板性别印象。女权主义不是仇视男性,女权主义是仇视不平等、不公正和歧视。


此外,更容易遇到更尊重我更爱我的人这个好理解吧。


之前有朋友在饭桌上面,一大群人,有一个男生,他跟我说:“雅君,我看你在公众号上谈性,写月经杯,写棉条。你结婚了吗?你怎么好意思写这些?你这样下去,男生会被你吓跑的。”


我看着他一字一顿地说:“你这样的男生真的会被我吓跑。”我没有说的是,“但一点都不可惜好嘛。”


当我一直通过写字、演讲告诉这个世界,我喜欢什么、我在意什么、我尊重什么、我反对什么的时候,我传递出去的信息非常高效地帮我筛选出了同类,我们分享相似的价值观。


而那种喜欢没有自我,容易被控制被洗脑的女人的男生,他不会喜欢我。当然我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兴趣。双方都节省了时间。


三、你能做些什么



我们前面已经说了什么是女权主义,以及女权主义的好处,那我们在生活中,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呢?


 “我是构成歧视的一部分,我也是构成平等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在男权社会,大部分人不是女权主义者,缺乏性别平等观念。


有人会说,既然规则是这样,所以你要去认同和顺从这个规则。


但真的需要去顺从吗?除了顺从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规则为什么会形成?是因为有顺从他的人,有遵循他的人。当所有人都不去遵循这个规则的时候,这个规则就自动没有了。


对我自己来说,我要求自己不要去做给糟糕的规则添砖加瓦的人。我不想变成一个糟糕制度的守卫者、帮凶。


如果我不认同一个规则,我要离开这个规则,去做我觉得对的事情。同时我要去告诉其他人,你不跟那个规则玩,你也可以玩得很好的,找到小伙伴。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活着活着变成了自由民,有的人活着活着变成了奴隶主的帮凶。有的人在忙着抵制特权,去打造一个更公正的世界而默默努力着。有的人去为这个特权的形成而添砖加瓦,在做特权的打手。


所以,回到我们每个人,我们问自己:我想要做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做一件事情,然后想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会怎么评价我自己,我做什么样的事情会看得起我自己,才会为自己骄傲,不会觉得丢人。


如果你不按照自己想要的那样去做,那你迟早会那样想。


说到这里,也想补充说一件事,大家不要对我刚才讲的那个去做处女膜修复手术的妹子有什么负面评价。


因为我其实非常清楚,如果当时如果我高考发挥失误,留在家乡读一个不大好的学校,住的离父母很近,父母可以随时来监管我的生活,如果我没有去读连岳的书,如果那时我所遇到的恋人,他不尊重我,打击我,我遭遇了和那个女生一样的事之后,我可能也会采取同样的方式处理。


如果我再不幸一点,我生活在某些女性权益更糟糕的中东国家,我甚至有可能会去请求强奸我的人娶我。因为在那些国家,女性被强奸之后,很可能会被家族的人荣誉谋杀,但如果强奸我的人愿意娶我,我就不会被父兄杀死。在被杀死与和强奸犯结婚之间,我也不确定我会怎么选。


我前几天还看到一篇文章说,一个女性如果在迪拜旅行时,遭到强奸,报警的话,警察不会去抓强奸犯,他们会把这位女性关起来,迪拜法律就是这样。


你看,这依然是一个性别歧视广泛存在的世界,一个美好和糟糕的事情并存,需要你为之努力的世界。


所以又回到了我们最开始的那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要说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

秋凉妹子


首先,我想感谢开头提到的,那个在台湾旅行时认识,对我说,“雅君,你好,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的秋凉妹子。


对,真是因为当时她告诉我,她是女权主义者,才会在我心中种下种子,让我去看相关的书,反思对错,打磨自己的价值观。


如果她当时担心和我说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会被我误解,而不说那句话,可能我依然会从别的渠道接触到女权主义,但肯定会晚一点。


不要小看你的一句话。我非常确定,她完全不知道,我后来思想、行为发生的那么多变化,到今天我在这里所做的这场科普女权主义的演讲,起因会是,她在自我介绍中说了那么一句话。

“每一次你锻炼自己的勇气,站起来为正确的事情发声,你都在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不光是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那些现在还没有勇气的人。”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段话。


但我们也不要因此就去指责那些现在还没有勇气的人。因为我很清楚,我的很多勇气,是建立在我有“privilege”,有特权上,大家不要以为特权离我们很远,因为教育、身体、家庭等原因,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特权,只是我们自己往往意识不到。


举个例子来说,我是一个异性恋者,这就意味着在异性恋占大多数的世界里,我不会像同性恋者一样承受歧视和社会压力,因为我是一个健康的人,我就不会像我的有些残疾人朋友一样,承受他们所遭遇的种种不便。因为我刚好出生在一个虽然家境普通,但是支持我求学,尽最大可能给我提供最好教育的家庭里,我就不会像那些因为家境贫穷早早辍学打工的人一样,失去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但是,你知道吗?


所有我说的这一切,那个被大家说没有勇气、不知道反抗的人,她可能都是不具备的。比起苛责他人,我们更该做的是反求诸己。


《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在哈佛大学的演讲里说过,你所接受到的教育,你的聪明才智,你的家庭,你成长过程中的一切,是你的特权,也是你的责任。


如果你选择用你的特权,为那些没有办法发出自己声音的人发出一些声音,如果你不仅和强者同行,也愿意去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弱者去提供支持,如果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你是可以碰触和改变他人的生命的。


我觉得自己既然幸运的有发声的机会,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影响力,我就应该用这一点点影响力去告诉身边人,为什么我支持女权主义,性别歧视、性别刻板印象对我们的伤害。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自身,我们所处的世界才会有一点点的改变。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你可以成为你想要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的改变。



感谢录音整理志愿者:张舒悦、酸大、阿邪、蓝桥、张薇薇

猜你喜欢:

我曾经很讨厌自己是个女人

“原来一个人不顾一切地往前会有这么大的力量”|读者分享:这一年我是如何做出重大又积极的改变的?

当我不再怕被拒绝,世界就开始对我说YES了| 疯狂求拒100天


合作/勾搭 请联系邮箱

yakicreator@fox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